子宫腺肌症是育龄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,指子宫内膜组织“跑”进了子宫肌层,随着月经周期不断出血、增生,引发一系列不适。通俗地说,子宫就像一块海绵,海绵里突然嵌进了“带刺的沙子”,每次月经来临,这些“沙子”也跟着膨胀、收缩,于是疼痛和出血随之而来。
典型症状一:痛经逐年加重
起初可能只是小腹隐隐作痛,后来逐渐发展到必须吃止痛药、请假卧床。疼痛常在月经前一两天开始,持续经期结束,部分患者形容为“电钻钻子宫”。在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妇科,时会会主任常提醒:痛经一年比一年重,就要警惕子宫腺肌症的可能。
典型症状二:月经量突然变多
不少患者发现卫生巾用量翻倍,甚出现大血块,走路稍快就觉得“血要涌出来”。这是因为异位的内膜让子宫肌层收缩无力,止血效率下降。王杰主任在门诊中常做形象比喻:“子宫像气球,本该均匀回缩,现在里面多出一块块‘补丁’,自然压不住出血。”
典型症状三:经期延长或点滴不净
正常月经3-7天即可干净,子宫腺肌症患者可能拖到10天以上,后期只是少量咖啡色分泌物,却拖拖拉拉不干净。柳玉璞主任提醒,如果长期这样,除了内膜“跑偏”,还要排除合并内膜息肉或凝血问题。
易被忽视的信号:性交痛与排便坠胀
当病灶靠近子宫后壁时,可能刺激直肠,出现经期里急后重或排便疼痛;若靠近阴道顶端,性生活时会有“顶到痛点”的不适。王凤华主任指出,这些“边缘症状”常被误认为肠胃炎或盆腔炎,做三维阴超才能找到真正原因。
不孕或反复流产的隐秘关联
子宫肌层被病灶“搅乱”后,收缩节律异常,胚胎着床环境变差。杨晓平主任在临床见过不少备孕多年无果的女性,剔除其他因素后,才发现子宫腺肌症是幕后推手。及早干预,可为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争取更多机会。
如何初步自我评估
1. 记录近6个月痛经评分(0-10分),看是否逐月升高;2. 用月经日历APP统计经期长度与卫生巾用量;3. 观察是否伴有血块、性交痛或排便改变。若两项以上“亮红灯”,建议到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妇科做三维彩超及CA125检测,帮助进一步判断。
来院小指南
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妇科位于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西路106号,是医保定点单位,时会会、王杰、柳玉璞、王凤华、杨晓平等多位妇科医生坐诊。公交香港路苗栗路站:35路、533路、534路、553路、706路、726路等多条线路经停,下车即到;地铁6号线苗栗路站B出口出站,沿苗栗路天桥方向步行约50米即到。咨询电话:17079454112(8:00-20:00)。
日常调理与随访建议
月经期注意保暖,避免剧烈跑跳;平日减少冰饮、熬夜,适量补充富含铁的食物。即使症状缓解,也建议每3-6个月复查一次彩超,动态观察子宫体积与病灶变化。河南省医药院附属医院妇科设有专病随访门诊,方便患者长期管理,减少复发困扰。
医院简介